水性聚氨酯、水性聚氨酯生產(chǎn)基地、水性聚氨酯廠家、水性PU樹脂、水性聚氨酯樹脂、紡織整理劑、紡織樹脂涂層
水性聚氨酯
水性聚氨酯樹脂
水性PU樹脂
浙江水性聚氨酯
江蘇水性聚氨酯
水性聚氨酯廠家
水性膠粘劑
水性聚氨酯涂層
水性聚氨酯廠商
汽車內(nèi)飾膠
彈簧植絨膠
水性襯布漿料
水性紡織涂層
紡織整理劑
水性增稠劑
水性固化劑
水性證卡膠
煙包轉(zhuǎn)移膠
防彈衣膠水
尼龍布水性膠
硅油面料膠水
弗硅面料膠水
汽車外衣涂層樹脂
戶外帳篷涂層樹脂
沖鋒衣涂層樹脂
水性PU乳液
水性PU膠水
水性PU膠粘劑
水性PU分散體
水性指甲油
皮革涂層
玻璃涂層
水性復合膠
蒂合型增稠劑
水分散固化劑
水性油墨樹脂
水性涂料
水性木器漆
汽車門板內(nèi)飾膠
水性墻紙膠粘劑
高檔墻紙涂層
窗簾復合膠
柯橋窗簾復合膠
水性樹脂
水性地坪漆
水性地坪漆固化劑
UD無緯布膠水
水性鞋膠
皮革復合水性膠
PU革復合水性膠
塑料復合水性膠
靜電植絨水性膠粘劑
PET層壓油
PET層壓水性膠粘劑
江蘇證卡膠
常州證卡膠
無錫證卡膠
浙證卡膠
江蘇PVC證卡膠水
常州PVC證卡膠水
無錫PVC證卡膠水
浙江PVC證卡膠水
水性環(huán)保膠
南通襯布漿料
南通襯布漿料廠家
江蘇襯布漿料
江蘇襯布漿料廠家
常熟襯布漿料
常熟襯布漿料廠家
無錫襯布漿料
無錫襯布漿料廠家
上海襯布漿料
上海襯布漿料廠家
蘇州襯布漿料
蘇州襯布漿料廠家
常州襯布漿料
常州襯布漿料廠家
汽車彈簧植絨膠水
汽車彈簧植絨膠粘劑
水性塑膠漆
水性玻璃漆
水性金屬漆
汽車水性地盤漆
水性傳動軸漆
陶瓷漆
盛澤涂層膠
盛澤膠粘劑
盛澤紡織涂層膠
盛澤紡織膠粘劑
吳江紡織涂層膠
吳江紡織膠粘劑
嘉興紡織涂層膠
嘉興紡織膠粘劑
盛澤水性膠粘劑
吳江水性膠粘劑
嘉興水性膠粘劑
紡織印花膠漿
尼龍印花膠漿
皮革印花膠漿
高彈性水性印花膠漿
織物整理劑
防腐涂料廠家
真空吸塑膠
水性真空吸塑膠
PVC復合膠
PVC墻紙復合膠
PVC革復合膠
汽車可剝離外衣膠
汽車不可剝離外衣膠
水性立體厚板漿
體育場水性涂料
學校跑道塑膠專用水性聚氨酯
廠房地水性坪漆
廠房環(huán)保地坪漆
幼兒園水性環(huán)保漆
幼兒園專用水性漆
帽襯樹脂
帽襯樹脂廠家
水性涂料
水性木器漆
水性漆
首頁
>
資訊動態(tài)
>
行業(yè)動態(tài)
更多
推薦資訊
-
2025-07-16水性聚氨酯織物涂層取代水性丙烯酸涂層的理想選擇
-
2025-06-20水性聚氨酯膠粘劑:改變傳統(tǒng)膠黏劑趨勢
-
2025-06-13深入了解水性聚氨酯及其在紡織領域的應用
行業(yè)動態(tài)
汽車工業(yè)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yè)之一,隨著新型汽車塑料部件用量的增加, 汽車內(nèi)飾膠的用量也將不斷增加。溶劑型汽車內(nèi)飾膠因含有大量有毒的揮發(fā)性有機物質(zhì)( VOC) , 嚴重污染環(huán)境和危害人體健康, 因此, 隨著環(huán)保法規(guī)的日益健全, 開發(fā)科技含量高、性能優(yōu)良且環(huán)保的高性能水性汽車內(nèi)飾膠則成為必然趨勢。
皮革是汽車常用的內(nèi)飾材料, 單純未經(jīng)改性的水性聚氨酯( PU) 膠粘劑, 其耐水性、耐溶劑性、耐候性和耐高溫性能都不佳, 對皮革與膠合板的初粘力不大、粘接強度也不高且固化時間較長, 因此, 必須對其進行改性, 以提高其綜合性能。
丙烯酸酯具有優(yōu)異的耐光性和戶外暴曬耐久性(即經(jīng)紫外光照射后不易分解變黃, 能持久保持原有的色澤和光澤) 、有較好的耐酸堿鹽腐蝕性、極好的柔韌性和最低的顏料反應性, 因此, 用丙烯酸酯改性 PU 樹脂, 可將兩種材料的最佳性能融為一體, 并可生產(chǎn)出高固含量的水性樹脂, 既降低了加工能耗, 又提高了生產(chǎn)率; 所得改性水性樹脂具有獨特的成膜性, 其膠膜柔軟、耐磨、耐濕擦且耐水解性能優(yōu)異。為此 , 本文以聚醚二元醇 ( N220) 、甲苯二異氰酸酯( TDI- 80) 、1, 4- 丁二醇( BDO) 和二羥甲基丙酸(DMPA) 等為原料合成出 PU 預聚體, 然后用丙烯酸酯進行改性合成出高性能的水性 PU 乳液。用該乳液配制而成的汽車內(nèi)飾膠, 其貯存穩(wěn)定性好、綜合性能優(yōu)良。該汽車內(nèi)飾膠的合成工藝已中試成功, 并已通過廣東省科技成果的鑒定。
1 實驗部分
1.1 實驗儀器
Spectrun - 2000 型傅里葉紅外光譜儀 , 美國 Perkin- Elmer 公司; ZS Nano S 型馬爾文納米粒度分析儀, 英國 Malvern 儀器有限公司; Brookfield DV- Ⅱ 型旋轉(zhuǎn)粘度計 , 美國 BROOKFIELD 公司 ; Instron 3367 型試驗機, 英國 Instron 公司。
1.2 性能測試
1.2.1 傅里葉紅外光譜( FT- IR) 分析
使用傅里葉紅外光譜儀進行測定。測試范圍為400~4 000 cm- 1。
1.2.2 平均粒徑與分布
使用馬爾文納米粒度分析儀進行測定。測試范圍為 0.6~6 000 nm。
1.2.3 粘度測定
使用旋轉(zhuǎn)粘度計進行測定。轉(zhuǎn)子轉(zhuǎn)速為 100 r/min,測試溫度為 25 ℃; 根據(jù)粘度大小調(diào)節(jié)轉(zhuǎn)子大小, 使粘度值在標準誤差范圍之內(nèi)。
1.2.4 固含量測定
按照 GB/T 2 793- 1995 標準進行測定。
1.2.5 膠膜力學性能測定
1.2.5.1 膠膜的制備
將乳液均勻倒在聚四氟乙烯板上流延成膜, 室溫放置 48 h 后, 再放入 50 ℃烘箱中干燥 48 h, 制得厚度為 1 mm 左右的膠膜。
1.2.5.2 拉伸強度測定
按照 GB/T 528- 1992( 1998) 標準進行測定。
1.2.5.3 180°剝離強度測定
以各種人造皮革、植絨和海綿等為基材, 分別與木板和鐵片進行粘接, 然后按照 GB/T 2 790- 1995 標準進行測定。
1.2.5.4 剪切強度測定
按照 GB 7 124- 1986 標準進行測定。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改性 P U 的紅外光譜分析
由圖 1 可知, 在 2 270 cm-1 處無特征峰, 表明 - NCO 反應完全 ; 3 301.20 cm- 1 處為 N- H 的伸縮振動峰 ,
1722.21 cm- 1 處為 CONH 的 C=O 伸縮振動峰 ,1535.30 cm- 1 處為 CONH 的 N- H 變形振動峰 ,1105.90 cm- 1 處為 PU 中醚鍵 C- O- C 的伸縮振動峰; 說明所合成的物質(zhì)中確實有氨基甲酸酯的生成。1600.23 cm- 1 處為苯環(huán)骨架伸縮振動峰, 2 873.03cm-1處為 CH 的對稱伸縮振動峰, 2 972.27 cm- 1 處為 CH 的非對稱伸縮振動峰 , 1 451.97 cm- 1 處為脲基甲酸酯 CO 的伸縮振動峰, 說明所合成的 PU 主鏈中有脲基甲酸酯的生成。由圖 2 可知, 3 299.65 cm- 1 處為 N- H伸縮振動峰, 其強度相對較弱, 表明丙烯酸酯改性PU硬段無序度大; 加入 MMA 改性后產(chǎn)物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共混程度, 應當是產(chǎn)生化學鍵的結(jié)果。
2.2 改性 PU 的粒徑分析
2.2.1 丙烯酸酯含量對乳液粒徑的影響
圖3 顯示了丙烯酸酯含量對乳液粒徑分布的影響。由圖 3 可知, 隨著 MMA 含量的增加, 粒徑分布變寬, 平均粒徑呈增加的趨勢; 但是當 MMA 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xiàn)雙峰。

這是因為當 MMA 含量增大時, 每個 PU 膠粒中的 MMA 增多, 乳液聚合時得到的 PUA 復合乳液的粒徑增大; 當 MMA 用量較少時, 疏水性的 MMA 直接進入 PU 殼內(nèi)部, 使 PU 膠粒更加飽滿, 但 PUA 復合乳液的膠粒數(shù)目與 PU 膠粒數(shù)目相同, 所以平均粒徑增加不大; 當 MMA 用量較多時, 如果膠粒數(shù)目不變, 此時 PU 殼組分已不能包裹全部單體形成穩(wěn)定的乳膠粒, 于是幾個膠粒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更大的膠粒, 這樣既能包裹住更多的單體, 又能保持膠粒表面陰離子基團的密度不變, 從而使乳膠粒得以穩(wěn)定。因此, 在 PU 分散液中的膠粒數(shù)目減少, 融合形成的大膠粒形成新的分布峰, 未融合的膠粒仍按單個膠粒長大, 所以平均粒徑大幅增加, 并且出現(xiàn)雙峰。
另外, 膠粒粒徑還與分散剪切力有關(guān), 將 PU 預聚物分散于水中時的剪切力越大, 平均粒徑分布就越窄。因此, 高剪切分散有利于控制粒徑分布。
2.2.2 單體加入方式對乳液外觀與粒徑的影響
平衡溶脹法是指將種子乳液用丙烯酸酯單體在一定條件下溶脹一段時間, 然后升溫至設定的溫度,最后加入引發(fā)劑進行聚合反應。丙烯酸酯單體的加入方式對 PUA 乳液外觀的影響如表 1 所示。

由圖 4 可知, 溶脹 24 h 后, 由于疏水性的丙烯酸酯單體直接進入分子鏈較舒展的 PU 膠粒內(nèi)部 ,分散液中每個膠粒內(nèi)部的單體通過聚合反應在該膠粒中轉(zhuǎn)變成聚合物, 形成 PU 包裹丙烯酸酯的核殼結(jié)構(gòu)乳膠粒, 故粒徑變化很小。

2.2.3 親水基團( - COOH) 對乳液粒徑的影響
PU 分子通過在主鏈上引入親水基團( - COOH) 而獲得親水性, 預聚體中- COOH 用量越高, 乳化時形成的分散體平均粒徑越小。由圖 5 可知 , 隨著- COOH 用量的增加, 乳液粒徑逐漸由雙峰變成單峰, 平均粒徑逐漸變小, 粒徑分布也變得均勻了。其原因在于當- COOH 用量過低時, 乳液無法自乳化或者乳化困難, 因此, 乳液的粒徑比較粗大、粒徑分布會出現(xiàn)雙峰; 隨著- COOH 含量的增加, PU 分子的親水性增加, 分子鏈間的相互纏繞也相應減少, 有利于體系中乳膠粒數(shù)目的增加, 乳液的平均粒徑逐漸變小、分布也變得比較均勻了。為了降低吸水率, 在保證乳液穩(wěn)定的前提下, - COOH 含量應盡可能低, 故體系中以 w( - COOH) =3.8%時較適宜。
2.3 MMA 用量對剝離強度的影響
圖6 為 MMA 用量與 180°剝離強度的關(guān)系。由圖6 可知, 3 條曲線的變化趨勢基本相同, 其中以皮革/膠合板間的粘接效果最好。隨著 MMA 用量的增加, 剝離強度先急劇增加, 達到一定值后基本上不再變化, 而后迅速下降。其原因在于 MMA 與 PU 共聚形成了互穿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和核殼結(jié)構(gòu), 提高了膠粘劑的內(nèi)聚強度, 所以剛開始時隨著 MMA 用量的增加, 剝離強度迅速增加; 但是, 當 MMA 用量超過一定限度時, 互穿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基本達到飽和, 剝離強度不再變化; 當 w( MMA) >30%時, 乳液很容易凝膠, 因此, 剝離強度開始下降。綜合考慮, 以 w( MMA) =25%時較適宜。

2.4 改性前后膠粘劑的性能比較
由表 2 可知,改性后的膠粘劑用于汽車內(nèi)飾材料粘接時, 其剝離強度比未改性膠粘劑的剝離強度均提高 200%以上, 并且造成材料的內(nèi)聚破壞, 完全滿足了汽車內(nèi)飾膠的性能要求。

2.5 中試產(chǎn)品的實測性能
中試合成的改性 PU 膠粘劑的各項實測性能如表3 所示, 由表 3 可知, 所有性能均超過所要求的質(zhì)量指標, 并且能夠滿足實際應用要求。目前, 改性水性聚氨酯膠粘劑主要用于汽車內(nèi)飾膠, 如頂棚、儀表盤、地板和椅座等粘接。該中試產(chǎn)品經(jīng)廣州五十鈴汽車有限公司和一些汽車修理廠試用后完全達標,現(xiàn)正籌備原料準備工業(yè)化生產(chǎn)。

3 結(jié) 論
(1) 紅外光譜分析表明, 隨著反應的進行, - NCO 基團與- OH 基團反應生成了大量的氨基甲酸酯鍵;MMA 在 PU 分子內(nèi)部聚合形成了 PMMA, 得到的乳液是以 PA 為核, PU 為殼的核殼共聚 PUA 復合乳液。
(2) 由粒徑分析表明 , 隨著 MMA 用量的增大 ,乳液粒徑相應增大; 當 MMA 用量較少時, 粒徑增加幅度較小; 當 MMA 用量較多時, 粒徑大幅增加 ; 當 MMA 用量達到一定值時, 粒徑分布出現(xiàn)雙峰。采用平衡溶脹法, 通過溶脹 24 h 聚合前后乳液粒徑的比較可知, 粒徑變化很少, 這是由于疏水性的丙烯酸酯單體直接進入分子鏈較舒展的 PU 組分內(nèi)部, 分散液中每個膠粒內(nèi)部的單體通過聚合反應在該膠粒中轉(zhuǎn)變成聚合物,形成 PU 包裹丙烯酸酯的核殼結(jié)構(gòu)的乳膠粒。剪切分散速率越高越有利于控制液滴的尺寸與分布。
(3) 膠粘劑配方中以 w( MMA) =25%、w( DMPA)=3.8%時為宜??筛鶕?jù)粘接基材和施工要求, 控制涂膠量、涂膠方式和表面固化時間; 初步固化后適當延長固化時間或適當提高固化溫度, 以促進后固化的順利進行, 從而使粘接強度得以提高。
(4) 將自制的改性前后 PU 膠粘劑用于汽車內(nèi)飾材料的粘接, 通過比較實驗得知, 改性 PU 膠粘劑的180°剝離強度比未改性水性聚氨酯膠粘劑的 180°剝離強度有了大幅度提高; 中試合成的改性 PU 膠粘劑的各項性能均超過所要求的質(zhì)量指標, 經(jīng)客戶試用后完全達標。
皮革是汽車常用的內(nèi)飾材料, 單純未經(jīng)改性的水性聚氨酯( PU) 膠粘劑, 其耐水性、耐溶劑性、耐候性和耐高溫性能都不佳, 對皮革與膠合板的初粘力不大、粘接強度也不高且固化時間較長, 因此, 必須對其進行改性, 以提高其綜合性能。
丙烯酸酯具有優(yōu)異的耐光性和戶外暴曬耐久性(即經(jīng)紫外光照射后不易分解變黃, 能持久保持原有的色澤和光澤) 、有較好的耐酸堿鹽腐蝕性、極好的柔韌性和最低的顏料反應性, 因此, 用丙烯酸酯改性 PU 樹脂, 可將兩種材料的最佳性能融為一體, 并可生產(chǎn)出高固含量的水性樹脂, 既降低了加工能耗, 又提高了生產(chǎn)率; 所得改性水性樹脂具有獨特的成膜性, 其膠膜柔軟、耐磨、耐濕擦且耐水解性能優(yōu)異。為此 , 本文以聚醚二元醇 ( N220) 、甲苯二異氰酸酯( TDI- 80) 、1, 4- 丁二醇( BDO) 和二羥甲基丙酸(DMPA) 等為原料合成出 PU 預聚體, 然后用丙烯酸酯進行改性合成出高性能的水性 PU 乳液。用該乳液配制而成的汽車內(nèi)飾膠, 其貯存穩(wěn)定性好、綜合性能優(yōu)良。該汽車內(nèi)飾膠的合成工藝已中試成功, 并已通過廣東省科技成果的鑒定。
1 實驗部分
1.1 實驗儀器
Spectrun - 2000 型傅里葉紅外光譜儀 , 美國 Perkin- Elmer 公司; ZS Nano S 型馬爾文納米粒度分析儀, 英國 Malvern 儀器有限公司; Brookfield DV- Ⅱ 型旋轉(zhuǎn)粘度計 , 美國 BROOKFIELD 公司 ; Instron 3367 型試驗機, 英國 Instron 公司。
1.2 性能測試
1.2.1 傅里葉紅外光譜( FT- IR) 分析
使用傅里葉紅外光譜儀進行測定。測試范圍為400~4 000 cm- 1。
1.2.2 平均粒徑與分布
使用馬爾文納米粒度分析儀進行測定。測試范圍為 0.6~6 000 nm。
1.2.3 粘度測定
使用旋轉(zhuǎn)粘度計進行測定。轉(zhuǎn)子轉(zhuǎn)速為 100 r/min,測試溫度為 25 ℃; 根據(jù)粘度大小調(diào)節(jié)轉(zhuǎn)子大小, 使粘度值在標準誤差范圍之內(nèi)。
1.2.4 固含量測定
按照 GB/T 2 793- 1995 標準進行測定。
1.2.5 膠膜力學性能測定
1.2.5.1 膠膜的制備
將乳液均勻倒在聚四氟乙烯板上流延成膜, 室溫放置 48 h 后, 再放入 50 ℃烘箱中干燥 48 h, 制得厚度為 1 mm 左右的膠膜。
1.2.5.2 拉伸強度測定
按照 GB/T 528- 1992( 1998) 標準進行測定。
1.2.5.3 180°剝離強度測定
以各種人造皮革、植絨和海綿等為基材, 分別與木板和鐵片進行粘接, 然后按照 GB/T 2 790- 1995 標準進行測定。
1.2.5.4 剪切強度測定
按照 GB 7 124- 1986 標準進行測定。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改性 P U 的紅外光譜分析
由圖 1 可知, 在 2 270 cm-1 處無特征峰, 表明 - NCO 反應完全 ; 3 301.20 cm- 1 處為 N- H 的伸縮振動峰 ,
1722.21 cm- 1 處為 CONH 的 C=O 伸縮振動峰 ,1535.30 cm- 1 處為 CONH 的 N- H 變形振動峰 ,1105.90 cm- 1 處為 PU 中醚鍵 C- O- C 的伸縮振動峰; 說明所合成的物質(zhì)中確實有氨基甲酸酯的生成。1600.23 cm- 1 處為苯環(huán)骨架伸縮振動峰, 2 873.03cm-1處為 CH 的對稱伸縮振動峰, 2 972.27 cm- 1 處為 CH 的非對稱伸縮振動峰 , 1 451.97 cm- 1 處為脲基甲酸酯 CO 的伸縮振動峰, 說明所合成的 PU 主鏈中有脲基甲酸酯的生成。由圖 2 可知, 3 299.65 cm- 1 處為 N- H伸縮振動峰, 其強度相對較弱, 表明丙烯酸酯改性PU硬段無序度大; 加入 MMA 改性后產(chǎn)物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共混程度, 應當是產(chǎn)生化學鍵的結(jié)果。
2.2 改性 PU 的粒徑分析
2.2.1 丙烯酸酯含量對乳液粒徑的影響
圖3 顯示了丙烯酸酯含量對乳液粒徑分布的影響。由圖 3 可知, 隨著 MMA 含量的增加, 粒徑分布變寬, 平均粒徑呈增加的趨勢; 但是當 MMA 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xiàn)雙峰。

這是因為當 MMA 含量增大時, 每個 PU 膠粒中的 MMA 增多, 乳液聚合時得到的 PUA 復合乳液的粒徑增大; 當 MMA 用量較少時, 疏水性的 MMA 直接進入 PU 殼內(nèi)部, 使 PU 膠粒更加飽滿, 但 PUA 復合乳液的膠粒數(shù)目與 PU 膠粒數(shù)目相同, 所以平均粒徑增加不大; 當 MMA 用量較多時, 如果膠粒數(shù)目不變, 此時 PU 殼組分已不能包裹全部單體形成穩(wěn)定的乳膠粒, 于是幾個膠粒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更大的膠粒, 這樣既能包裹住更多的單體, 又能保持膠粒表面陰離子基團的密度不變, 從而使乳膠粒得以穩(wěn)定。因此, 在 PU 分散液中的膠粒數(shù)目減少, 融合形成的大膠粒形成新的分布峰, 未融合的膠粒仍按單個膠粒長大, 所以平均粒徑大幅增加, 并且出現(xiàn)雙峰。
另外, 膠粒粒徑還與分散剪切力有關(guān), 將 PU 預聚物分散于水中時的剪切力越大, 平均粒徑分布就越窄。因此, 高剪切分散有利于控制粒徑分布。
2.2.2 單體加入方式對乳液外觀與粒徑的影響
平衡溶脹法是指將種子乳液用丙烯酸酯單體在一定條件下溶脹一段時間, 然后升溫至設定的溫度,最后加入引發(fā)劑進行聚合反應。丙烯酸酯單體的加入方式對 PUA 乳液外觀的影響如表 1 所示。

由圖 4 可知, 溶脹 24 h 后, 由于疏水性的丙烯酸酯單體直接進入分子鏈較舒展的 PU 膠粒內(nèi)部 ,分散液中每個膠粒內(nèi)部的單體通過聚合反應在該膠粒中轉(zhuǎn)變成聚合物, 形成 PU 包裹丙烯酸酯的核殼結(jié)構(gòu)乳膠粒, 故粒徑變化很小。

2.2.3 親水基團( - COOH) 對乳液粒徑的影響
PU 分子通過在主鏈上引入親水基團( - COOH) 而獲得親水性, 預聚體中- COOH 用量越高, 乳化時形成的分散體平均粒徑越小。由圖 5 可知 , 隨著- COOH 用量的增加, 乳液粒徑逐漸由雙峰變成單峰, 平均粒徑逐漸變小, 粒徑分布也變得均勻了。其原因在于當- COOH 用量過低時, 乳液無法自乳化或者乳化困難, 因此, 乳液的粒徑比較粗大、粒徑分布會出現(xiàn)雙峰; 隨著- COOH 含量的增加, PU 分子的親水性增加, 分子鏈間的相互纏繞也相應減少, 有利于體系中乳膠粒數(shù)目的增加, 乳液的平均粒徑逐漸變小、分布也變得比較均勻了。為了降低吸水率, 在保證乳液穩(wěn)定的前提下, - COOH 含量應盡可能低, 故體系中以 w( - COOH) =3.8%時較適宜。
2.3 MMA 用量對剝離強度的影響
圖6 為 MMA 用量與 180°剝離強度的關(guān)系。由圖6 可知, 3 條曲線的變化趨勢基本相同, 其中以皮革/膠合板間的粘接效果最好。隨著 MMA 用量的增加, 剝離強度先急劇增加, 達到一定值后基本上不再變化, 而后迅速下降。其原因在于 MMA 與 PU 共聚形成了互穿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和核殼結(jié)構(gòu), 提高了膠粘劑的內(nèi)聚強度, 所以剛開始時隨著 MMA 用量的增加, 剝離強度迅速增加; 但是, 當 MMA 用量超過一定限度時, 互穿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基本達到飽和, 剝離強度不再變化; 當 w( MMA) >30%時, 乳液很容易凝膠, 因此, 剝離強度開始下降。綜合考慮, 以 w( MMA) =25%時較適宜。

2.4 改性前后膠粘劑的性能比較
由表 2 可知,改性后的膠粘劑用于汽車內(nèi)飾材料粘接時, 其剝離強度比未改性膠粘劑的剝離強度均提高 200%以上, 并且造成材料的內(nèi)聚破壞, 完全滿足了汽車內(nèi)飾膠的性能要求。

2.5 中試產(chǎn)品的實測性能
中試合成的改性 PU 膠粘劑的各項實測性能如表3 所示, 由表 3 可知, 所有性能均超過所要求的質(zhì)量指標, 并且能夠滿足實際應用要求。目前, 改性水性聚氨酯膠粘劑主要用于汽車內(nèi)飾膠, 如頂棚、儀表盤、地板和椅座等粘接。該中試產(chǎn)品經(jīng)廣州五十鈴汽車有限公司和一些汽車修理廠試用后完全達標,現(xiàn)正籌備原料準備工業(yè)化生產(chǎn)。

3 結(jié) 論
(1) 紅外光譜分析表明, 隨著反應的進行, - NCO 基團與- OH 基團反應生成了大量的氨基甲酸酯鍵;MMA 在 PU 分子內(nèi)部聚合形成了 PMMA, 得到的乳液是以 PA 為核, PU 為殼的核殼共聚 PUA 復合乳液。
(2) 由粒徑分析表明 , 隨著 MMA 用量的增大 ,乳液粒徑相應增大; 當 MMA 用量較少時, 粒徑增加幅度較小; 當 MMA 用量較多時, 粒徑大幅增加 ; 當 MMA 用量達到一定值時, 粒徑分布出現(xiàn)雙峰。采用平衡溶脹法, 通過溶脹 24 h 聚合前后乳液粒徑的比較可知, 粒徑變化很少, 這是由于疏水性的丙烯酸酯單體直接進入分子鏈較舒展的 PU 組分內(nèi)部, 分散液中每個膠粒內(nèi)部的單體通過聚合反應在該膠粒中轉(zhuǎn)變成聚合物,形成 PU 包裹丙烯酸酯的核殼結(jié)構(gòu)的乳膠粒。剪切分散速率越高越有利于控制液滴的尺寸與分布。
(3) 膠粘劑配方中以 w( MMA) =25%、w( DMPA)=3.8%時為宜??筛鶕?jù)粘接基材和施工要求, 控制涂膠量、涂膠方式和表面固化時間; 初步固化后適當延長固化時間或適當提高固化溫度, 以促進后固化的順利進行, 從而使粘接強度得以提高。
(4) 將自制的改性前后 PU 膠粘劑用于汽車內(nèi)飾材料的粘接, 通過比較實驗得知, 改性 PU 膠粘劑的180°剝離強度比未改性水性聚氨酯膠粘劑的 180°剝離強度有了大幅度提高; 中試合成的改性 PU 膠粘劑的各項性能均超過所要求的質(zhì)量指標, 經(jīng)客戶試用后完全達標。
合肥恒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手機:138-0569-8771(何經(jīng)理)
電話:86-0551-68103252
傳真:86-0551-68103253
郵箱:hengtian_hwh@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蓬萊路與湯口路交口意大利工業(yè)園鑫云泰B座
- 上一個:水性聚氨酯廠家復工
- 下一個:離子化程度和合成工藝對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響